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藝評歐拉可(Oracles)的想像-等待真實的復興

藝評書寫的對話接龍

藝評書寫,是不忍過於孤獨的喧嘩。本文源於2005年《非藝評的書寫》一書中,第一篇〈歐拉可的神話與預言〉。以此舊作,開啟2011年高師大跨藝所「藝術評論與創作書寫」的自由對話。(高千惠)


藝評歐拉可(Oracles)的想像-等待真實的復興
文/周得豪

遙遠的神話故事總是有著可以借古預今的警世效果,探究史學的人總是可以發現歷史事件只會在各個時代被不同的形式複製著,通常人類只是一再的試圖解決相似的問題,而我們卻是個擅於遺忘的類群,不斷的反覆循環,也不懂得記取教訓。類似的事件總發生在社會結構裡的各個層面,我們早已對此感到麻木、無力抵抗,更枉論反轉思維,創造真實的復興。

當代藝評的世界顯然已陷入了停頓,沒有人想為此做個開場白,但卻總有許多滿心期待的心情,等待一位充滿智慧珠璣的話語再現,為什麼我們無法再透過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自由主義式的思想潮流已無法在台灣當代藝壇中廣泛接納,看似開放的社會中卻有著比戒嚴時期更多的規範和倫理道德訴求,這是來自於資本主義式的極致表現,剝離身而為人的基本權利,使人不在為人,成為市場供需法則裡的裝飾品,華麗詞藻的語言論述提供創作者無須擔憂藝術市場的熱度,技術的展現早已不是個精彩的視覺饗宴,沒有系統脈絡的觀念藝術使眾人失去耐心,只要有藝術論述的虛空對戰即可創造出藝術史上的此時此刻。

文化政策的走向驅使藝術與社會關係的緊密結合,我們習慣於過於淺白、迅速、大量的資訊流通,使得藝評的書寫時常得符合市場的需求,如此也使藝評書寫必須流於附和消費者的價值觀。隨著媒體的傳播,讓藝評書寫越來越失去其個別性,成為新聞記者報導式的訊息傳播者。過度傾靠於商業生產邏輯下的文化政策,藝評書寫者常可以身兼數職,同時可為藝術家、策展人、藝評家和專案經理,這樣才可以遊走於藝壇的各個組織,壯大自身的影響力,讓自身所生產出的產品得到最多的讚賞與認同。當代藝壇的體制架構,使得我們身處在相同的想像共同體之中,她將帶領我們前往市場主流文化的方向與創造時代性的位置,但是我們卻也無從討論起彼此的未來,因為他人即是自己,一致性的共同想像另方面恰好也代表了想像力的匱乏。

藝評是什麼?我們早已沒有答案,也失去了對藝評的想像力。希臘神話中的歐拉可(Oracles)如同聖潔的完美形象,但卻已無法符合現今藝評家擁護的複雜多重目標。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對自身來說真正有意義的事,她可以反映出當代真實的樣貌、她可以讓人體會到藝術的崇高理想、她可以使人感受對生命內在的精神靈光、她可以完整的紀錄與釋放創作的內視與剖析、她可以不再茫然的迷失在空洞虛無的媒體感官遊戲之中,使藝評世界有了真正的藝評家,並且實至名歸。當代藝評歐拉可的想像,或許就幽微的隱藏在我們身體的記憶裡,等待著復興的到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