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從「地方」到「非地方」-災難過後文化地景的變動

從「地方」到「非地方」-災難過後文化地景的變動
文/周得豪

一場災難所造成的震撼,標誌了一個地方的結束與開始。

200988日莫拉克風災的震撼下,使得高雄縣山區九鄉鎮眾多社區的生命與生活樣式消逝,突顯了國土安全的缺漏與重建過程的慌亂。一場新自由主義式的權力鬥爭正在政府重建過程中悄悄的展開。資本主義式的創造性破壞正在剝奪原有地方的產物與文化,舊的社區結構一點一滴的被侵蝕,新的結構也不斷快速的增加。

協助災區重建的經費重來沒有缺少過,但卻是透過公部門釋放出計畫案,再經由民間財團∕社團∕公司競標申請,通過之後才進入災區或安置所內進行各項重建工作。而這也出現各項計畫案之間沒有整體性的規畫與整合(注一)。龐大的經費、居民的不安與生活的片斷化,充斥在每個人想像的未來中。201086日,凱道上燃起的狼煙仍留存在人們的記憶裡,人民的訴求卻仍尚未得到承諾和妥善的規劃。政府僅有的輔導政策,目的卻在於生產出可追求個人私利的勞動過程。這把兩面刃在另個看不見的地方,正促使著人們遠離原有的社會制度與地方認同的力量。

地方經驗獨特的社會距離,隨著自由市場的普及,「地方」則日漸式微。如同卡催娜颶風之後的美國紐奧良、南亞海嘯之後的斯里蘭卡、大地震過後的智利馬烏萊大區…,政府以快速推動重建與以經濟成長之名,將重建工作外包給財團∕慈善團體,使得國家將失去應有的能力,並把執政的責任透過有系統的方式委外辦理。社區參與的制度並沒有被納入考量。取而代之的是強權機構以優勢的力量,將自身觀點強加於災後的地景之上。

17世紀英格蘭圈地運動時期,英國的貴族們早已知道「以社會的離亂為代價來達到改進的目的」。19世紀中期奧斯曼(Haussmann)規畫下的巴黎,界定了現代城市主要空間和時間的運用(注二)。在21世紀的當下,災難的發生成為了社會改進與地景重塑的大餅,引發強權猛獸的覬覦。在這重建過程中,許多NGO組織也不自覺的以參與進行的方式被整合進新自由主義化的計畫中,形成社會參與的表象。災難過後,仍居住在內的居民無暇再去思考到日常生活之外的事件。居民對於生活大多採取認命、無奈與接受的態度,能夠讓彼此產生關聯的公共議題僅有在共同的信仰與祭典之上。

共有的習慣需要重新被建立。E.P.湯普森在《共有的習慣》中指出十八世紀英國工人農民社區中所強調的「習慣」,其實並非我們所談的一成不變的「傳統」,而是平民百姓為保障自身權利的辯解、慣例以至地方的律法,有些甚至是一些「晚近的創造」(注三)。在荖濃的廟會祭典儀式是一般常見的傳統,體現了族群多樣的社區型態;地方婦女參與組織行動使得實質上促進民眾行動自由和基本權利,使她們不完全受統治者的宰割和支配。組織進行的方式更經常會以情感豐富的公共儀式和反抗表演的形式出現。

因此,共有的習慣可被視為一種文化的∕內在的地景。在不同的意義上,地景也代表了社會關係的縮影。災難過後的小林社區,地方組織四分五裂、居民對於外來者的不信任,一再的顯示出災後「受害者再度受害,遭到剝削的人繼續被剝削」的事實,男性與女性被迫分別在不同的地景間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20103月旗美社區大學以「重建生活‧藝術行動」藝術進入社區的計畫,嘗試以婦女的力量帶起社區的運作。因為當男性被迫在外工作後,女性則是成為穩定社會最重要的因子之一。

幾位藝術家嘗試以社區劇場的方式,喚醒這些婦女本來就很珍貴的知識,像是平埔族的文化、耕作的記憶等平常不以為意的生活方式,產生對自我價值的提升。並試圖讓參與者帶出對於「社區服務據點」的想像和期待,並且由婦女們練習統籌相關事務,練習彼此的互助學習精神。避免一般常見的視覺圖像形式來抽離過去的地方脈絡。

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下,重建後的現代建築式家屋讓地方失去特色(例如:大愛村),「地方」變成一個個複製品,成為了全球化市場中的「非地方」(nonplaces)(注四)。這是個極度向右傾斜的槓桿結構。地方和市場是個無法終止拉扯的相互關係,但只要槓桿過於向某一方傾斜,則制度終將扭曲毀壞。在「重建生活‧藝術行動」計畫中,旗美社區大學巧妙的規避了這項難解的權力課題。以一種無形的成果,發展出另類的文化(藝術)行動。透過文化藝術的中介,迫使權力地景觀看的角度跟著改變。

文化的地景至今仍不斷在變動中,新類型的個人與團體的力量仍尚未聚集成一股新的勢力。我們需要更多人來尋找一種意義,是可以在這龐大的權力結構下,依然對生命與生存有著熱忱和想望的意義。這不一定可以解決問題,但透過持續的經驗累積與創造,或許可以經由各自的實踐來找到生命的出口與多元文化發展的可能性。而「地方」就在未來的行動中。


注釋:
1. 李孟霖,「不只創意,原鄉文創「行銷」待突破」,莫拉克新聞網,2010.11.12
2.  Sharon Zukin,《權力地景》,群學出版社,2010.12
3. 許寶強,「重讀湯普森.認真多角度」,《通識plus》試刊號,第二期,2010
4. 同註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