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城南轉轉夏日兒童營-跟孩子說一件重要的事

城南轉轉夏日兒童營-跟孩子說一件重要的事
/ 周得豪
課程設計/ 林欣誼(小本書手作工作)、盧怡方
特別協力/ 林艷紅、林孟樺、李洋慧、Timmy

越重要的事,越應該仔仔細細、好好告訴我們的孩子!」-幸佳慧[1]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不容易。
這天一早打開臉書,看到的是反黑箱課綱孩子自殺的訊息不斷更新,看著臉書訊息欄的「在想些什麼呢?」,心情只有沉重得關掉臉書,準備著下午的兒童營活動。但心裡一直想得是,我們該如何帶著這些孩子認識這土地上發生過的歷史、曾經有的聲音與她為何變成現在這副模樣,那你希望未來這片土地會是什麼樣貌呢?
兒童營計畫的概念在今年3月時就已成形,但也了解到「跟孩子說一件重要的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紀州庵過去並未曾特別規畫過對象是國中以下孩子的活動。所以我們在4~5月時反覆的討論,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將好像有點生硬的都市變遷、歷史事件、消失的鐵道,轉化成適當的教案與創作過程,讓孩子們認識這似乎熟悉但卻陌生的環境。
計畫的原型「話匣子工作坊」,是希望經由兒童與城南區域的生態環境、社區、店家與文人的對話,紀錄下屬於城南之聲的「匣子」,她既是一種紀錄,也是一種「聲景」(Soundscape)的地圖,標誌著孩子們對地域聲音的想像,也將是一份獨特兒童之音的敘事文本。因此,留住孩子對聲音的想像與創作的聲音,讓彼此產生關係、漣漪與對話是這計畫的主要目的。
在活動過程中,希望這是一個循環的與可持續累積的創作過程,以課程的形式,帶著孩子們走出紀州庵古蹟,進入城南街區巷弄,透過聆聽、觀察,描繪出日常的生活與事件,並將轉化成文字與聲音的故事,保存下每個世代與城南地域的「話匣子」。
也許有人會好奇,從原型的「話匣子」到「城南轉轉」到底有何差別?其實差別僅在於設定的對象從居住在台北城南一帶的孩子,轉變為來自全台各地的孩子。倒也是出乎意料之外,參加這次活動有來自北投、宜蘭、桃園、新北、高雄、台南各地的小朋友,年級從小二到小六都有。因此,我們就轉變成像是邀請這些孩子到城南「轉轉」的意思,一起經由「轉轉」的過程,轉開故事地圖的開關,看見城南的故事。


左圖/ 活動第一天,在紀州庵周遭採集植物、撿拾小物件,開啟故事地圖。
右圖/ 本館志工林艷紅介紹紀州庵自然環境。

開啟故事地圖
第一天的活動基地在紀州庵,同時也是計畫故事中的起始點。
紀州庵的保存,是在2003年由台大城鄉所學生的一門田野調查課程中,所意外開啟的社區意識覺醒與古蹟保存運動。這段過程,發現了老樹、找到了作家、舉辦了數十場音樂、文學活動、研究了城南文學地景的成形,最後找到了最早的創辦者:平松家族的後代,到了今日我們才可以有這樣舒適的文學空間讓民眾休憩。
這段長達近百年的歷史過程,我們讓孩子去聽見不同年代曾出現的聲音,有歌舞伎表演的聲音、居家對話的聲音、抗議的聲音、導覽的聲音,讓孩子去做聲音的組合排列,想像這些聲音當時出現的情境。接著帶著孩子走到戶外,透過眼見、耳聽及手觸紀州庵走過的歷史軌跡,並撿拾戶外所觀察到的植物、小物件,引領兒童感知人的行動如何影響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變遷。在以歷史為根基的脈絡下,由兒童視角出發,共同拓印出紀州庵場域的可能性。
課程規劃:古今紀州庵、散步紀州庵、開啟故事地圖學習「拓印」技法的3種可能性。

左圖/ 日治時期紀州庵離屋旁的草地上,歌舞伎表演者合影。
右圖/ 城南水岸文化協會舉辦文學與音樂表演活動。

故事地圖探險
從前,水和人的關係很密切,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帶你發現,河流是城市的一部分,你想在這塊土地上進行什麼活動呢?第二天的活動,我們走到了新店溪水岸。
透過新店溪畔的老照片,我們發現過去水岸與人的生活是零距離的。在以前的紀州庵水岸邊,會看見遊玩的人潮,原來橫跨新店溪連結起台北市中正區與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過去叫做「川端橋」,在70年前的通車典禮可是造成萬人空巷、爭相目睹的重大建設,現代派詩人覃子豪更曾因為它的美景,寫下迷人的〈川端橋〉詩篇。


左一/ 曾經水岸是人們日常休憩場所。左二/ 藝妓在水岸旁合影留念。
右一/ 川端橋(現中正橋),曾是戶外教學熱門景點。
右二/ 小朋友可輕易走到水中玩耍。

在水岸邊,還會聞到香香的「蒙古烤肉」味,「一甲子以前,吳兆南與幾個退休老兵在螢橋旁、同安街底,創立「烤肉香」,是台灣蒙古烤肉的發源地……從此開啟了『蒙古烤肉』元年。」(焦桐,〈蒙古烤肉外一章〉)除了味覺饗宴,還可以聽到優美的歌聲,60年代知名的雷鳥合唱團就在新店溪畔團練,其中還包括有知名歌手黃鶯鶯,這段歷史仍常被附近老一輩的居民津津樂道著。重要的是,從前還可以輕易地摸到冰冰涼涼的河水。
所以是否發現到,以前的人們在河邊可以體驗好多的事情,可以「看」到大人小孩都在河邊散步,划船、可以「聞」到香香的蒙古烤肉,有的人吃烤肉,有的人喝茶、可以「聽」到歌手黃鶯鶯在河邊練唱、可以「摸」到舒服冰涼的河水和一點髒髒的泥土。那現在的河岸,和以前的河岸有哪些不同之處?這是我們在探險過程中,不斷拋出的小問題。
課程規劃:我家門前有小河、探險去、泥塑小創作,動手捏出「生活」的一部分


左一/ 現在的水岸也是休憩場所,但多了些建設。
左二/ 小朋友需在高架橋上,才可以清楚看見河岸的風景。
右一/ 中正橋(昔川端橋)底下,多了些消波塊。
右二/ 河岸成為整齊乾淨的運動公園。

聆聽地圖的聲音
城南,有一條鐵路緩緩地經過,文人賦予它浪漫的想象,又讓尋常人家生活出平凡卻真實的味道。我們帶領孩子一起搭乘一輛充滿聲音想像的夢幻列車,並讓孩子試著用聲音來體驗創作一段「小詩」的浪漫過程。
這條消失已有半世紀之久的萬新鐵路,沿著現今的汀洲路連結從萬華到新店的旅程,是當時重要的觀光、通勤與貨物運輸鐵路。我們透過尋找到的鐵道老照片,帶著孩子一站一站認識這條鐵路,它曾經過木材、煤礦、茶業的集散地新店、經過空曠的都市邊緣、經過社區宿舍集中的城南,而這既是一個辛苦的年代,也是一個讓人珍惜的年代。

圖/ 民國54年,螢橋火車站搭乘旅客眾多。

接著我們讓孩子幻想坐在火車上,火車要開往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窗外很暗,沒有任何一點燈光。唯一,你能感受的是,在耳邊些許刺激的聲音,聲音忽近忽遠…。請孩子們靜靜地體驗,慢慢的想像,窗外是什麼樣的風景?而你們又想要在什麼地方下車呢?一場特別的聲音按摩之旅就此展開。
課程規劃:我家門前有火車、聲音按摩、聲感小詩創作

左/ 運用現有回收材料創作聲感小詩。
中/ 小朋友創作一段藝妓的表演情境。
右/ 各組學員合力完成城南轉轉故事地圖。

跟孩子說一件重要的事
對現今的孩子來說,什麼事情才是重要的呢?我們尚無法提出一個明確的說法。但希望能夠經由這樣的活動規劃,讓孩子們可以體會到跨領域的藝術教育實驗,從生活與歷史中得到創作的養分,最後希望孩子們自己去選擇、判斷未來想要的生活樣貌。套句平時紀州庵導覽常說的一句話,「我們都有權力與能力去決定想要的居住環境」,所以也才會在台北城南留下這一處有老樹、有古蹟的文學森林。
而這些才國小4~6年級的孩子也非常優秀,有人說他參加過太陽花學運,有人說他有簽署過保護東海岸的連署書,有人說知道旁邊的停車場是徵收土地、砍掉老樹、破壞古蹟來的,馬上回應以後絕對不會去那裏停車...
其實許多事情這些孩子都懂,下一代的孩子們正在茁壯。我們在活動中甚至提到一段關於「死亡」的議題,不知道這些孩子事後會如何思考上一代發生過的事件。但我們希望這趟城南「轉轉」的奇幻旅程,能在彼此心中種下一顆種子,當這些孩子長大後,會記得要用心聆聽、要記得動手去做、要好好記得走過的路程,看見那看不見的歷史痕跡。



[1] 幸佳慧,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學位。專注於文學活動中的翻譯、文化、話語、性別等多重研究。著有《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