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青年移動/通勤的視野:萬新鐵道展中的校園參與計畫

青年移動/通勤的視野:萬新鐵道展中的校園參與計畫
/周得豪
對現代的青年世代族群來說,移動與通勤的生活經驗,是深刻受到現代化的交通與都市規劃影響,也影響了青年對於文化環境的認識和對地方空間感受。為此,在104年底策畫的「都市萬新。日日萬新」鐵道展覽中,我們試著讓青年朋友透過作家余光中第一本散文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的同名篇章,其內容描寫在各國搭乘火車移動的經驗,也包含年少居住在台北城南廈門街時的記憶,回憶著夜裡踩著軌道旁的碎石,鞋聲軋軋地走回家去,並把枕木踩成一把平放天梯的生動文字,作為本次計畫參與者的師大附中語文資優班一年級(1399)同學的導引,來反思書寫個人的移動/通勤經驗,並試著將不同世代的經驗作為連結參照,而如此跨世代的文化交流,也是重新回看自處世界變化的方式。

關於「移動」想像,自古即是充滿了魅力與浪漫的情懷,如數萬年前東非人移動到各大陸的史詩遷徙、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海上航行與陸上探索,至今仍是眾多冒險、傳奇小說與電影的原型故事;移動也橫跨了時間與空間之間的障礙,如電影《2001太空漫遊》、《星際效應》星際間的移動漫遊,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百年後證實了重力波的存在,讓David Bowie的湯姆上校所身處的孤寂宇宙,有了一絲漣漪波瀾;移動除了浪漫情懷之外,對現代人也有不同的意義,如約略從1950年代左右開始的近代最大規模移民潮,讓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流動遷徙著,在英國倫敦有孟加拉、印度等地方的移民試著透過教育制度來晉升為中產階級、在美國洛杉磯的拉美族裔、在德國柏林的土耳其人、在法國的北非移民都有著類似的移民流動。現代化造成的貧富差距,讓帝國之眼深刻地影響彼此的世界與視野。

回到島國中現實生活的移動,對尋常人來說每日重複的通勤經驗是共通的移動過程,不論是步行、開車或搭乘捷運、公車、火車等運輸工具,這些因著現代知識啟蒙與科技進展而衍生的移動性,都讓我們與世界的關聯成為獨一無二的新鮮體驗,也造就了集體形塑出來的城市韻律與節奏感,使得我們得以見到同一個「有不同理解」的世界[1]

在學生的圖文/詩創作中,可以很明顯發現文字中,關乎自身內在感受的陳述遠多過對周遭人、事、物、景的觀察,如又一波沙丁魚群 一種疲態 百樣情 交錯會集交錯會集交錯會集 彼此的過客 暫時相遇罷了 夜幕已低垂 自然成習慣 上車 下車 移動」(節錄〈通勤。一天的始末〉,李沂潔);「天黑了  我醒在清晨  卻在夜晚才走向家 轉了這麼多彎走了這麼多路看了這麼多人  我已經迷失方向 卻非得勞累至極才找的到家 千迴百轉  我們同樣迷失在時間裡 從睜眼起就該知道無法抽身」(節錄〈生命列車〉,高天倪)。從節錄的兩段文字中,大致也能對台灣目前教育體制下的學習經驗感同身受,是種機械式的知識灌輸造就的無感境況。

除了描述內在感受外,也可見得台北捷運與路上行走的擁擠繁忙成為彼此共通的經驗,如「紅燈,行人紛紛不耐的抬手看手錶、跺腳、東張西望。燈號一變,多數人爭先恐後的抬腳奔向馬路對面的捷運站。提著公文包的男子西裝翻飛著;穿著套裝的女子叩、叩、叩的用鞋跟敲著地板。不同學校的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為了不遲到而努力著,像卓別林黑白片裡辛勤工作的背景人物。單調。一成不變。沒有顏色。……很多人太忙、太累、太趕,對身邊的事,視而不見,錯失許多樂趣。身可以匆匆,但心不能匆匆。」(節錄〈匆匆〉,陳舒涵),這段文字也可以看出我們滿擅長描寫細緻微小的社會情境和反身思考。

不同地方的移動經驗,其通過的路線與過程,對同學似乎較多像是無意義般的存在,焦點易被強調於地方的所在與選擇的移動方式,忽略了「移動路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與其變動的「風景」(此處的「風景」是指涉這塊有人生活的地方,也包含著人與土地間的關係)。

汀州路上的營生,經常整筐整籮滿溢出來,漫過騎樓,在馬路上占地為王。整筐整籮,並非新鮮如魚蝦蔬果,而是中正橋自強市場一帶的舊貨市場。此處的舊貨專攻廚具,在不遠處的牯嶺街專攻舊書,廈門街專攻舊家具,再遠一點,老松國小附近,專攻舊電視與腳踏車」(房慧真,《河流》,台北:印刻,2013

作家房慧真一如其擅長書寫的主題,對於土地與在此生活的人們,總有細膩的觀察與充沛的情感。這在許多資深作家(相較於學生)中的書寫都可以見到,如鐘文音的〈夜未央城〉、舒國治的《水城台北》、王文興的《十五篇小說》與《家變》、劉克襄的散文等,這幾位作家在此次展覽中,皆透過策展人以相關聯的文本轉換,來讓民眾能對已消逝的或未曾接觸過的「風景」有所認識。

之於此次展覽,我們希望提出的不是個結論式的展示與文本分析報告,而是透過不同世代間的書寫,來讓更多人了解彼此對歷史、文化的不同生活經驗與觀察。因此,在有限的篇幅中僅擷取部分的文字,可能有點主觀與偏頗,但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嚴謹與多元的合作嘗試,讓世代間的斷裂逐漸修補與看見。特別感謝參與展覽計畫的師大附中1399師生與國文科教師魯秀華的協助。



[1] 彼得‧艾迪(Peter Adey)2013,《移動MOBILITY》,徐苔玲、王志弘譯,頁40,群學。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城南轉轉夏日兒童營-跟孩子說一件重要的事

城南轉轉夏日兒童營-跟孩子說一件重要的事
/ 周得豪
課程設計/ 林欣誼(小本書手作工作)、盧怡方
特別協力/ 林艷紅、林孟樺、李洋慧、Timmy

越重要的事,越應該仔仔細細、好好告訴我們的孩子!」-幸佳慧[1]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不容易。
這天一早打開臉書,看到的是反黑箱課綱孩子自殺的訊息不斷更新,看著臉書訊息欄的「在想些什麼呢?」,心情只有沉重得關掉臉書,準備著下午的兒童營活動。但心裡一直想得是,我們該如何帶著這些孩子認識這土地上發生過的歷史、曾經有的聲音與她為何變成現在這副模樣,那你希望未來這片土地會是什麼樣貌呢?
兒童營計畫的概念在今年3月時就已成形,但也了解到「跟孩子說一件重要的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紀州庵過去並未曾特別規畫過對象是國中以下孩子的活動。所以我們在4~5月時反覆的討論,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將好像有點生硬的都市變遷、歷史事件、消失的鐵道,轉化成適當的教案與創作過程,讓孩子們認識這似乎熟悉但卻陌生的環境。
計畫的原型「話匣子工作坊」,是希望經由兒童與城南區域的生態環境、社區、店家與文人的對話,紀錄下屬於城南之聲的「匣子」,她既是一種紀錄,也是一種「聲景」(Soundscape)的地圖,標誌著孩子們對地域聲音的想像,也將是一份獨特兒童之音的敘事文本。因此,留住孩子對聲音的想像與創作的聲音,讓彼此產生關係、漣漪與對話是這計畫的主要目的。
在活動過程中,希望這是一個循環的與可持續累積的創作過程,以課程的形式,帶著孩子們走出紀州庵古蹟,進入城南街區巷弄,透過聆聽、觀察,描繪出日常的生活與事件,並將轉化成文字與聲音的故事,保存下每個世代與城南地域的「話匣子」。
也許有人會好奇,從原型的「話匣子」到「城南轉轉」到底有何差別?其實差別僅在於設定的對象從居住在台北城南一帶的孩子,轉變為來自全台各地的孩子。倒也是出乎意料之外,參加這次活動有來自北投、宜蘭、桃園、新北、高雄、台南各地的小朋友,年級從小二到小六都有。因此,我們就轉變成像是邀請這些孩子到城南「轉轉」的意思,一起經由「轉轉」的過程,轉開故事地圖的開關,看見城南的故事。


左圖/ 活動第一天,在紀州庵周遭採集植物、撿拾小物件,開啟故事地圖。
右圖/ 本館志工林艷紅介紹紀州庵自然環境。

開啟故事地圖
第一天的活動基地在紀州庵,同時也是計畫故事中的起始點。
紀州庵的保存,是在2003年由台大城鄉所學生的一門田野調查課程中,所意外開啟的社區意識覺醒與古蹟保存運動。這段過程,發現了老樹、找到了作家、舉辦了數十場音樂、文學活動、研究了城南文學地景的成形,最後找到了最早的創辦者:平松家族的後代,到了今日我們才可以有這樣舒適的文學空間讓民眾休憩。
這段長達近百年的歷史過程,我們讓孩子去聽見不同年代曾出現的聲音,有歌舞伎表演的聲音、居家對話的聲音、抗議的聲音、導覽的聲音,讓孩子去做聲音的組合排列,想像這些聲音當時出現的情境。接著帶著孩子走到戶外,透過眼見、耳聽及手觸紀州庵走過的歷史軌跡,並撿拾戶外所觀察到的植物、小物件,引領兒童感知人的行動如何影響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變遷。在以歷史為根基的脈絡下,由兒童視角出發,共同拓印出紀州庵場域的可能性。
課程規劃:古今紀州庵、散步紀州庵、開啟故事地圖學習「拓印」技法的3種可能性。

左圖/ 日治時期紀州庵離屋旁的草地上,歌舞伎表演者合影。
右圖/ 城南水岸文化協會舉辦文學與音樂表演活動。

故事地圖探險
從前,水和人的關係很密切,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帶你發現,河流是城市的一部分,你想在這塊土地上進行什麼活動呢?第二天的活動,我們走到了新店溪水岸。
透過新店溪畔的老照片,我們發現過去水岸與人的生活是零距離的。在以前的紀州庵水岸邊,會看見遊玩的人潮,原來橫跨新店溪連結起台北市中正區與新北市永和區的中正橋,過去叫做「川端橋」,在70年前的通車典禮可是造成萬人空巷、爭相目睹的重大建設,現代派詩人覃子豪更曾因為它的美景,寫下迷人的〈川端橋〉詩篇。


左一/ 曾經水岸是人們日常休憩場所。左二/ 藝妓在水岸旁合影留念。
右一/ 川端橋(現中正橋),曾是戶外教學熱門景點。
右二/ 小朋友可輕易走到水中玩耍。

在水岸邊,還會聞到香香的「蒙古烤肉」味,「一甲子以前,吳兆南與幾個退休老兵在螢橋旁、同安街底,創立「烤肉香」,是台灣蒙古烤肉的發源地……從此開啟了『蒙古烤肉』元年。」(焦桐,〈蒙古烤肉外一章〉)除了味覺饗宴,還可以聽到優美的歌聲,60年代知名的雷鳥合唱團就在新店溪畔團練,其中還包括有知名歌手黃鶯鶯,這段歷史仍常被附近老一輩的居民津津樂道著。重要的是,從前還可以輕易地摸到冰冰涼涼的河水。
所以是否發現到,以前的人們在河邊可以體驗好多的事情,可以「看」到大人小孩都在河邊散步,划船、可以「聞」到香香的蒙古烤肉,有的人吃烤肉,有的人喝茶、可以「聽」到歌手黃鶯鶯在河邊練唱、可以「摸」到舒服冰涼的河水和一點髒髒的泥土。那現在的河岸,和以前的河岸有哪些不同之處?這是我們在探險過程中,不斷拋出的小問題。
課程規劃:我家門前有小河、探險去、泥塑小創作,動手捏出「生活」的一部分


左一/ 現在的水岸也是休憩場所,但多了些建設。
左二/ 小朋友需在高架橋上,才可以清楚看見河岸的風景。
右一/ 中正橋(昔川端橋)底下,多了些消波塊。
右二/ 河岸成為整齊乾淨的運動公園。

聆聽地圖的聲音
城南,有一條鐵路緩緩地經過,文人賦予它浪漫的想象,又讓尋常人家生活出平凡卻真實的味道。我們帶領孩子一起搭乘一輛充滿聲音想像的夢幻列車,並讓孩子試著用聲音來體驗創作一段「小詩」的浪漫過程。
這條消失已有半世紀之久的萬新鐵路,沿著現今的汀洲路連結從萬華到新店的旅程,是當時重要的觀光、通勤與貨物運輸鐵路。我們透過尋找到的鐵道老照片,帶著孩子一站一站認識這條鐵路,它曾經過木材、煤礦、茶業的集散地新店、經過空曠的都市邊緣、經過社區宿舍集中的城南,而這既是一個辛苦的年代,也是一個讓人珍惜的年代。

圖/ 民國54年,螢橋火車站搭乘旅客眾多。

接著我們讓孩子幻想坐在火車上,火車要開往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窗外很暗,沒有任何一點燈光。唯一,你能感受的是,在耳邊些許刺激的聲音,聲音忽近忽遠…。請孩子們靜靜地體驗,慢慢的想像,窗外是什麼樣的風景?而你們又想要在什麼地方下車呢?一場特別的聲音按摩之旅就此展開。
課程規劃:我家門前有火車、聲音按摩、聲感小詩創作

左/ 運用現有回收材料創作聲感小詩。
中/ 小朋友創作一段藝妓的表演情境。
右/ 各組學員合力完成城南轉轉故事地圖。

跟孩子說一件重要的事
對現今的孩子來說,什麼事情才是重要的呢?我們尚無法提出一個明確的說法。但希望能夠經由這樣的活動規劃,讓孩子們可以體會到跨領域的藝術教育實驗,從生活與歷史中得到創作的養分,最後希望孩子們自己去選擇、判斷未來想要的生活樣貌。套句平時紀州庵導覽常說的一句話,「我們都有權力與能力去決定想要的居住環境」,所以也才會在台北城南留下這一處有老樹、有古蹟的文學森林。
而這些才國小4~6年級的孩子也非常優秀,有人說他參加過太陽花學運,有人說他有簽署過保護東海岸的連署書,有人說知道旁邊的停車場是徵收土地、砍掉老樹、破壞古蹟來的,馬上回應以後絕對不會去那裏停車...
其實許多事情這些孩子都懂,下一代的孩子們正在茁壯。我們在活動中甚至提到一段關於「死亡」的議題,不知道這些孩子事後會如何思考上一代發生過的事件。但我們希望這趟城南「轉轉」的奇幻旅程,能在彼此心中種下一顆種子,當這些孩子長大後,會記得要用心聆聽、要記得動手去做、要好好記得走過的路程,看見那看不見的歷史痕跡。



[1] 幸佳慧,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學位。專注於文學活動中的翻譯、文化、話語、性別等多重研究。著有《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記陳香君-邊緣文化風景的看見

記陳香君-邊緣文化風景的看見
/周得豪
記得初次見到陳香君老師,是在碩一 2009年)堂課的下午時間,那時香君老師被學長姐推著輪椅進到教室,身旁簇擁著許多我還不太熟悉的同學們。每個人臉上都滿懷興奮與開心的表情,因為輪椅上那位也笑得開懷的美麗女子,將在下個學期開始在所上任教。

一進到教室,香君老師開始看著每位同學並叫出大家的名字,那時她已經記得我們每個人的名字與相關背景,做攝影的、做表演的、做社造的,每個人她都記得。當時覺得驚訝,這位初次謀面的女子是做了多大功課才將每個人都記住了。這樣的舉動,確實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不僅快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也令人備感貼心。這即是我們與陳香君老師相遇第一堂課的那天。

陳香君老師在2011921日過世。當時所上師生正在學校看李沛峰拍攝的個人化記錄片-《白銀》,內容講述著中國偏鄉小鎮的農村議題、生與死的議題。而在此欲書寫關於香君老師的文字確實讓學生感到非常困難,因為一個重要人物的離去,是不容易讓人平靜面對的,如同《白銀》一般有點迂迴情怯又有點殘酷。因此我僅可以從其教學與部份私下相處的過程中,試圖描繪出這位總是面帶微笑、細心且堅強的女子樣貌。

2008年陳香君老師才結束美國UCLA的講學,返臺至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任教,隨後轉至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任職。返臺三年間,她才剛開始耕耘在臺灣的藝畝田,是知名的藝術史學者、當代藝術評論家及策展人。她的研究擅長從政治、社會議題切入台灣與亞洲當代藝術史,並從性別、歷史的角度切入文化創傷與殖民記憶的課題,重現女性藝術的聲音,顯露出其多層次的藝術思維。
邊緣文化風景的看見
陳香君老師在後╱殖民記憶、二二八歷史創傷書寫、性別問題與亞洲當代藝術主體性等議題上,有深刻的論述與詮釋。她的博士論文《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美學與性別差異》,重新思考了各族群的228記憶經驗,看見在創傷歷史下的性別差異傷痛,並試圖找到讓傷痛癒合的方法。在展覽策畫上,2003年〈網指之間:生活在科技年代〉展覽,從女性藝術家的角度來跨越科技、政治、經濟與文化面向的觀察,其展覽研討會內容也由高美館彙集出版為論文集。2006年〈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展覽,透過八位藝術家,以台北中山北路二、三段為創作場域,展現藝術如何以不同形式與社會互動,探討在全球化下移民的流動與生存狀態。2009年策畫〈看(不)見的風景:當代跨域性格的探索〉展覽,以高師大跨藝所師生參與為主的環境藝術展演,從高雄鹽埕區出發,檢視了當下新移民女性、藝術介入與自然環境的社會風景。
邊緣文化是個相對性的概念,如同卡爾維諾述說的「每個人,都努力的從『老鼠之城』飛往『燕子之城』…」,這是一個流動的動態關係。在陳香君老師的論述與策展中,讓我們看見不同社會、社群間的互動,它包含著種族的、歷史的、文化的、階級的、性別的、殖民與被殖民的視線差異,使藝術家在社會的複雜關係中,創造了某種集體認同的對話性空間,讓我們重新省思藝術與他者互動中的本質與意義。而「老鼠之城」與「燕子之城」的流動經由藝術性的形式再現,使得我們得以看見流動過程中的邊緣文化風景。
教學與生活
在高師大跨藝所教學期間,陳香君老師主要教授「女性主義與當代藝術研究、「藝術評論與寫作」、「批判性影像閱讀研究」、「當代藝術/史專題(亞洲、台灣)」等課程。香君老師在教學上的認真與細膩自不在話下,她會以各種方式為學生勾勒出一塊完整的教學圖像,以「批判性影像閱讀研究」為例,從基本的圖像學、形式主義風格和現代主義影像閱讀開始,進入傳記、自傳與作品的關係,再到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如何介入藝術,以及符號學、精神分析的方式重新反省傳統的閱讀方式。
面對各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常讓老師思考如何的教學方式才可讓學生有最好的吸收。所以她常細心關心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提出各種學習上的建議與補充資料,鼓勵學生多方嘗試不同的角度思考,另外當然也會叮嚀學生們的作息正常了。我常會覺得香君老師給予學生的關懷與學習,多得讓我們感到有些壓力,因為在學習與日常的關懷上,我們的回饋著實令人感到匱乏,而她也總是笑盈盈的表示了解,然後轉身繼續埋首於自己的研究。
香君老師總是在教學、研究、展覽與研討上付出無比的心力。當時,我並沒有特別去思考到老師對於藝術的執著與付出的原因,但現在想想,那或許是因為我們總是有著過多的現實選擇,而當一個人的選擇越來越少時,能夠專注的也就是那最真摯的渴望了。

最後,想起一次在校園樓梯間的偶遇,香君老師依然用那微笑且關懷的樣子問我:「得豪,上次你說過會重新整理一份新的文字報告,做得如何了呢?有遇到什麼問題嗎?要記得跟我分享你的成果阿。」這份報告至今一直尚未完成。但或許是一直尚未完成,所以至今還會掛在心上,我還有一份欠著的報告在那兒。也因為欠著,所以偶而會讓人想起香君老師那燦爛的微笑與叮嚀。記陳香君老師,書寫了一點點關於生活上的微小事件,但這微小事件也將蔓延至未來,讓我們繼續關懷、發現與看見那些邊緣文化的風景。直到再與老師相遇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