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青年移動/通勤的視野:萬新鐵道展中的校園參與計畫

青年移動/通勤的視野:萬新鐵道展中的校園參與計畫
/周得豪
對現代的青年世代族群來說,移動與通勤的生活經驗,是深刻受到現代化的交通與都市規劃影響,也影響了青年對於文化環境的認識和對地方空間感受。為此,在104年底策畫的「都市萬新。日日萬新」鐵道展覽中,我們試著讓青年朋友透過作家余光中第一本散文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的同名篇章,其內容描寫在各國搭乘火車移動的經驗,也包含年少居住在台北城南廈門街時的記憶,回憶著夜裡踩著軌道旁的碎石,鞋聲軋軋地走回家去,並把枕木踩成一把平放天梯的生動文字,作為本次計畫參與者的師大附中語文資優班一年級(1399)同學的導引,來反思書寫個人的移動/通勤經驗,並試著將不同世代的經驗作為連結參照,而如此跨世代的文化交流,也是重新回看自處世界變化的方式。

關於「移動」想像,自古即是充滿了魅力與浪漫的情懷,如數萬年前東非人移動到各大陸的史詩遷徙、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海上航行與陸上探索,至今仍是眾多冒險、傳奇小說與電影的原型故事;移動也橫跨了時間與空間之間的障礙,如電影《2001太空漫遊》、《星際效應》星際間的移動漫遊,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百年後證實了重力波的存在,讓David Bowie的湯姆上校所身處的孤寂宇宙,有了一絲漣漪波瀾;移動除了浪漫情懷之外,對現代人也有不同的意義,如約略從1950年代左右開始的近代最大規模移民潮,讓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流動遷徙著,在英國倫敦有孟加拉、印度等地方的移民試著透過教育制度來晉升為中產階級、在美國洛杉磯的拉美族裔、在德國柏林的土耳其人、在法國的北非移民都有著類似的移民流動。現代化造成的貧富差距,讓帝國之眼深刻地影響彼此的世界與視野。

回到島國中現實生活的移動,對尋常人來說每日重複的通勤經驗是共通的移動過程,不論是步行、開車或搭乘捷運、公車、火車等運輸工具,這些因著現代知識啟蒙與科技進展而衍生的移動性,都讓我們與世界的關聯成為獨一無二的新鮮體驗,也造就了集體形塑出來的城市韻律與節奏感,使得我們得以見到同一個「有不同理解」的世界[1]

在學生的圖文/詩創作中,可以很明顯發現文字中,關乎自身內在感受的陳述遠多過對周遭人、事、物、景的觀察,如又一波沙丁魚群 一種疲態 百樣情 交錯會集交錯會集交錯會集 彼此的過客 暫時相遇罷了 夜幕已低垂 自然成習慣 上車 下車 移動」(節錄〈通勤。一天的始末〉,李沂潔);「天黑了  我醒在清晨  卻在夜晚才走向家 轉了這麼多彎走了這麼多路看了這麼多人  我已經迷失方向 卻非得勞累至極才找的到家 千迴百轉  我們同樣迷失在時間裡 從睜眼起就該知道無法抽身」(節錄〈生命列車〉,高天倪)。從節錄的兩段文字中,大致也能對台灣目前教育體制下的學習經驗感同身受,是種機械式的知識灌輸造就的無感境況。

除了描述內在感受外,也可見得台北捷運與路上行走的擁擠繁忙成為彼此共通的經驗,如「紅燈,行人紛紛不耐的抬手看手錶、跺腳、東張西望。燈號一變,多數人爭先恐後的抬腳奔向馬路對面的捷運站。提著公文包的男子西裝翻飛著;穿著套裝的女子叩、叩、叩的用鞋跟敲著地板。不同學校的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為了不遲到而努力著,像卓別林黑白片裡辛勤工作的背景人物。單調。一成不變。沒有顏色。……很多人太忙、太累、太趕,對身邊的事,視而不見,錯失許多樂趣。身可以匆匆,但心不能匆匆。」(節錄〈匆匆〉,陳舒涵),這段文字也可以看出我們滿擅長描寫細緻微小的社會情境和反身思考。

不同地方的移動經驗,其通過的路線與過程,對同學似乎較多像是無意義般的存在,焦點易被強調於地方的所在與選擇的移動方式,忽略了「移動路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與其變動的「風景」(此處的「風景」是指涉這塊有人生活的地方,也包含著人與土地間的關係)。

汀州路上的營生,經常整筐整籮滿溢出來,漫過騎樓,在馬路上占地為王。整筐整籮,並非新鮮如魚蝦蔬果,而是中正橋自強市場一帶的舊貨市場。此處的舊貨專攻廚具,在不遠處的牯嶺街專攻舊書,廈門街專攻舊家具,再遠一點,老松國小附近,專攻舊電視與腳踏車」(房慧真,《河流》,台北:印刻,2013

作家房慧真一如其擅長書寫的主題,對於土地與在此生活的人們,總有細膩的觀察與充沛的情感。這在許多資深作家(相較於學生)中的書寫都可以見到,如鐘文音的〈夜未央城〉、舒國治的《水城台北》、王文興的《十五篇小說》與《家變》、劉克襄的散文等,這幾位作家在此次展覽中,皆透過策展人以相關聯的文本轉換,來讓民眾能對已消逝的或未曾接觸過的「風景」有所認識。

之於此次展覽,我們希望提出的不是個結論式的展示與文本分析報告,而是透過不同世代間的書寫,來讓更多人了解彼此對歷史、文化的不同生活經驗與觀察。因此,在有限的篇幅中僅擷取部分的文字,可能有點主觀與偏頗,但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嚴謹與多元的合作嘗試,讓世代間的斷裂逐漸修補與看見。特別感謝參與展覽計畫的師大附中1399師生與國文科教師魯秀華的協助。



[1] 彼得‧艾迪(Peter Adey)2013,《移動MOBILITY》,徐苔玲、王志弘譯,頁40,群學。